您当前所在位置:运田金属 > 新闻中心 > BSn-500弱酸性镀锡工艺

BSn-500弱酸性镀锡工艺

更新时间:08-30 15:20 阅读量:1

摘要:针对陶瓷和玻璃电子元件,开发了BSn-500弱酸性镀锡工艺。介绍了工艺的操作条件、流程和重点工序,讨论了镀液中配住荆、导电盐、甲基磺酸亚锡和添加剂等物质的作用,检测了镀液和镀层的性能。结果表明,谊镀液性能稳定,分散能力、覆盖能力较好;镀层附着强度高,抗变色能力强,可焊性符合GB/T 16745-1997要求。

关键词:弱酸性镀锡;陶瓷;玻璃;导电盐

l  前 言

锡铅合金作为可焊性镀层在电子电气工业中已使用多年,如印刷电路板、电子、电气元件,半导体组件、IC引线框架等。但随着近年来人们对健康和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,铅的危害性也逐渐为大众所了解。因而世界各国不断颁布日趋严格的法令来限制电子产品中铅的应用,这其中欧盟和日本都已经严格限制了铅的使用年限。

因此,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,国内外电镀工作者都在积极开发替代锡铅电镀的无铅电镀工艺,可能的替代工艺有纯锡工艺、锡铜工艺、锡银工艺、锡铋工艺等。纯锡工艺具有镀层成分单一,与各种无铅焊料易于匹配,适用范围广等优点,且电镀液相对简单,维护和管理方便,成本较低,便于推广应用,很快在电子行业得到认可。

但这些纯锡工艺通常为酸性硫酸盐工艺或磺酸盐工艺(pH<1),对玻璃或陶制电子元件有一定腐蚀性。针对这种情况,笔者所在研究所开发了BSn-500弱酸

(pH=2335)镀锡工艺,镀液由开缸剂、甲基磺酸亚锡和补充剂组成,此工艺特别适合电镀片状电容、片状电感、片状热敏电阻、多端子部件、复合片状部件等玻璃或陶制电子元件,其显著特点有镀层无铅、镀液不腐蚀基材、稳定性好、分散能力好、不容易产生贴片现象等。

2 BSn-500弱酸性镀锡工艺研究

对于玻璃或陶制电子元件,为了避免镀锡过程中基底材料或中间镀层的腐蚀,必须使用弱酸性或中性镀锡溶液。国内外知名公司,如罗门哈斯、仁川化学、美坚化工等都做了相关的研究,并推出了部分产品。

2.1 镀液组成及操作条件的影响

2.1.1 开缸剂

开缸剂中含有配位剂、导电盐、分散剂和Sn2+稳定剂等,其作用是导电、络合锡离子;增大阴极极化,使镀层结晶细致:稳定Sn2+,防止其氧化及后续水解;稳定溶液的密度。

2111配位剂

配位剂为柠檬酸钠()、酒石酸钠()、葡萄糖酸钠()、苹果酸钠()EDTA等。通过试验选取柠檬酸钠和葡萄糖酸钠混合物作为配位剂,使用量80200gL,浓度太低时,络合能力低,镀液不稳定;浓度太高时,缩小使用电流密度范围。

2112 导电盐

导电盐为硫酸钠()、甲基磺酸钠()、苯磺酸钠()等,稳定性试验确定甲基磺酸钠和苯磺酸钠混合物做导电盐,使用量20100gL,浓度太低时,镀液导电性差,使用电流密度较小:浓度太高时,容易从镀液中析出,镀层易产生毛刺。

2113 分散剂

分散剂可提高镀液的分散能力。这些分散剂为含有EOPO或者同时含有EOPO链接的醇类、酚类及其衍生物。试验中选取双酚乙氧基化合物和双酚丙

氧基化合物混合物作为分散剂,使用量26mLL,浓度太低时,镀层结晶较粗糙;浓度太高,镀层有机物夹杂量大,影响镀层的可焊性。

2114稳定剂

镀液中的Sn2易氧化成Sn4+Sn4+影响镀液和镀层性能,必须加入抗氧化剂来抑制Sn2的氧化,保持镀液稳定。抗氧化剂有对苯二酚、邻苯二酚、间苯二酚、萘酚、抗坏血酸、羟基苯磺酸及其盐类。根据多次试验选取邻苯二酚与羟基苯磺酸的混合物作为抗氧剂,使用量为05~2gL,过低没有效果,过高降低电流效率。

2.1.2 二价锡离子

二价锡离子是镀液的主要成分,含量高时,可操作电流密度增大,但镀液的覆盖能力和分散能力下降,不利于电镀复杂电子零件:含量低时,镀液的覆盖能

力和分散能力增加,但可操作电流密度变小,会发生阴极析氢,电流效率降低。表1为开缸剂500mLLpH=30,温度25C条件下不同锡离子浓度下的赫尔槽试片情况。由表I结果可知,本工艺锡离子浓度控制在1218gL为佳。

BSn-500弱酸性镀锡工艺1

2.1.3 BSn-500补充剂

BSn-500补充剂含有分散剂、防烧焦剂、絮凝剂、Sn2+稳定剂等,维持镀层光滑及镀液覆盖能力。在电镀过程中与开缸剂同时补加,以获得满意的镀层。

2.1.4 pH

pH较低,镀层结晶会更好,但可能腐蚀玻璃或陶制电子元件;pH高,对玻璃或陶制电子元件腐蚀性弱,但镀层结晶粗糙,溶液稳定性变差。pH一般控制在23~35pH的调节可以采用甲基磺酸或200gL的氢氧化钠溶液。

2.1.5 温度

试验表明,提高镀液的温度,可提高镀液的使用电流密度和分散能力,但如果温度过高,低电流密度区容易出现漏镀:降低镀液温度,可提高镀液的稳定性和覆盖能力,但如果温度过低,镀液的分散能力和可操作电流密度降低,高电流密度区容易烧焦发暗。表2为开缸剂500mLLpH=30,二价锡离子15gL

条件下,不同温度下的赫尔槽试片情况。由表2结果可知,本工艺温度一般控制在2030℃。

 BSn-500弱酸性镀锡工艺2

2.1.6 电流密度

赫尔槽和小槽试验表明,本工艺的电流密度控制在01~10Adm2较佳。电流密度过高,电流效率下降,高电流密度区容易烧焦;电流密度过低,低电流区容易漏镀,同时析氢增加,效率下降。综合以上试验结果,确定了BSn-500弱酸性镀锡工艺的操作条:
 BSn-500弱酸性镀锡工艺3

2.2 工艺流程及重要工序说明

2.2.1 工艺流程

镀件前处理一水洗一纯水洗一预浸(25%一40BSn-500开缸剂)一镀锡一水洗一浸BSn-2006锡保护剂一2次水洗一纯水洗一烘干一检验。

2.2.2 重点工序说明

在电镀之前,用BSn-500开缸剂的溶液作为预浸液,因为它能在滚镀的操作条件下,减少镀液浓度的下降,当预浸液的浓度等同于镀液时,就能获得最佳效果,预浸液的BSn-500开缸剂的体积浓度应在250400mLL(25%~40)

镀锡后应立即清洗,防止镀液在工件表面残留,引起锡镀层变色。

BSn-2006锡保护剂工艺是应用于电子镀锡元件的沉浸式后处理工艺,经此工艺处理后,能形成均匀稳定的表面结构,抑制电子元件放置过程中和回流时的

变色问题,保护锡镀层的焊锡性。浸BSn-2006锡保护剂工序的组成和操作条件为:500mLL BSn-2006锡保护剂,室温,051min

3 工艺性能测试

3.1 镀液性能

3.1.1 镀液稳定性试验

BSn-500镀液在1L镀槽中进行稳定性试验。经过100A·h以上的稳定性试验,镀液依旧保持澄清;赫尔槽试片与新开缸相比没有变化。

3.1.2 分散能力

赫尔槽试验法测定分散能力,结果如表3。条件为02A25℃,20min

BSn-500弱酸性镀锡工艺4

3.1.3 覆盖能力

采用“内孔法”时,电流05A,电镀时间20minBSn500镀液覆盖能力为100%。

采用赫尔槽方法时,电流01A,温度25℃,电镀时间5minBSn-500工艺全片上镀。

3.1.4  电流效率

恒电流计时法,采用挂片(Idm)称重(分析天平)的方式分别测量02Adm205Adm210Adm2下电镀IA·h的电流效率,结果如表4

BSn-500弱酸性镀锡工艺5

3.2 镀层性能

3.2.1 镀层结合力

按照国家标准GBT5270-1985规定的方法对黄铜基体镀层的结合力进行检测,无论弯曲试验还是150℃的热震试验,镀层无起泡、脱落等现象,表明镀层与基体金属间具有较好的结合力。

3.2.2  镀层的抗变色能力

把采用BSn-500弱酸性镀锡工艺电镀的样品[厚度为(10±2)um]放入烘箱中,150℃条件下连续烘烤48h,未出现发黄现象。

3.2.3 镀层的可焊性

BSn-500工艺电镀的样品[厚度为(10±2)um],按照GBT164751997《金属覆盖层产品钎焊性的标准试验方法》进行可焊性试验,试样超过95%以上的焊料覆盖层附着牢固、光亮、平滑、均匀。

4 结 论

针对片状电容、片状电感、片状热敏电阻等玻璃或陶瓷电子元件开发的BSn-500弱酸性镀锡工艺,不腐蚀基材,镀液泡沫少,不容易产生贴片。本工艺镀

液稳定,分散能力、覆盖能力较好,维护管理较容易,成本较低;镀层结合力强,抗变色能力强,可焊性好;适合在生产中推广使用。

 

 

注:本文来源【网络】,非运田金属公司观点,版权归出处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发布此文章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,仅供参考,不代表本平台对其观点和内容负责。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据此投资,风险自负。

 

 

(编辑:admin)
不想登录?直接点击发布即可作为游客留言。
cache
Processed in 0.006560 Second.